“追寻铁军足迹牢记初心使命”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纪实:千万里我们追寻着……

时间: 2024-07-18 23:51:18 |   作者: 两柱(小型)立式注塑机

产品详细

  1941年1月,“皖南事变”后,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,浴火重生。嘹亮的军号,再次响彻大江南北;红色的星火,迅猛蓬勃万里河山。

  烽火岁月里,新四军军部暨中央华中局、苏北区及盐阜区党委、抗大五分校、鲁艺华中分院等一批党政军校机关进驻盐城。盐城,这座苏北小城,一度成为整个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

  三万里河东入海,五千仞岳上摩天。在血与火中熔铸而成的铁军精神,在盐城如铁流沸腾、不断升华,历经千锤百炼,铸就铁骨忠魂,成为中国精神谱系中闪亮的精神坐标之一。

  一切向前走,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;走得再远、走到再光辉的未来,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,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。

  当前,第二批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正如火如荼开展。党员干部如何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感悟初心真谛、担当时代使命?

  市委书记戴源在主题教育现场学习中指出:在坚定崇高信仰中践行铁军精神,在赤诚为民造福中弘扬铁军传统,在保持奋勇争先中诠释铁军担当,努力当好铁军精神的忠实守护者、自觉实践者和坚定传承者,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。

  盐阜大众报,新四军领导下创办的党报,亲笔题写报名,一代代盐阜报人,血脉里流淌着新四军生生不息的铁军之魂,盐阜大众报“从大众中来,到大众中去”的办报宗旨,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。

  2019年9月23日,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在盐城市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,启动了“追寻铁军足迹,牢记初心使命”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,吹响了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、弘扬铁军精神的嘹亮号角。18名党报融媒体记者在铿锵有力的《新四军军歌》中踏上了征程,沿着铁军征战大江南北的光辉足迹,分成南线余公里,相当于重走一次长征路。

  一路奔波,一路追寻,一路思索,一路收获。这是一场牢记初心使命的追寻之旅,这是一场诠释铁军精神的答卷之旅,这是一场践行新闻“四力”的传承之旅……

  金秋九月,秋意渐浓,层林尽染。“追寻铁军足迹,牢记初心使命”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踏上征程,一路翻山越岭,跨江过河,风尘仆仆。

  答案不言自明——我们的红色政权,须知来之不易;牢记初心使命,丝毫不容懈怠!

  回眸历史,盐城曾是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,亦是锤炼铁军精神的“红色熔炉”。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,还是在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;无论是在风云激荡的改革开放大潮之中,还是在世纪之交的蓬勃兴盛的发展时期,铁军精神都深深融入盐阜儿女的血脉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盐阜儿女砥砺奋进、继往开来。

  昂首阔步新时代,风鹏正举新征程。长江经济带、长三角一体化、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在盐城交汇叠加,盐城在新时代方位中担负起新的使命,需要全市干群重温初心、增强激励前行的红色精神动力;走好新时代长征路,仍需要贯注伟大的铁军精神,为追梦者赋能,为奋斗者鼓劲!

  1937年12月25日,新四军军部在武汉汉口宣告成立,8省红军游击健儿汇聚成抗日铁流。新四军成立后,10年艰难曲折、浴血奋战的历史,波澜壮阔、气壮山河。

  从新四军第一个军部组建地湖北武汉,到军部移驻地江西南昌;从皖南集结地徽州岩寺的“点将台”,到军部深扎人民群众中的泾县云岭村;从中原地区的革命摇篮河南确山县竹沟镇,到新四军罹遭磨难、砥砺初心的上饶“集中营”;从“皖南事变”后重建军部地苏北盐城,到军部战略转移驻地盱眙黄花塘,以及最后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的驻地山东临沂……采访组一路风尘仆仆,踏访洒遍千山万水的红色元素。

  一路追随,穿越时光。从1937年10月开始组建新四军,到19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,新四军10年浴血奋战、红色铁流纵横驰骋的历程,历历在目,其间的筚路蓝缕、坎坷曲折,让人感同身受!

  如同红色火炬的新时代“接力者”,采访组走进了新四军一个个红色革命的遗址遗迹,走进了一个个健在的新四军老战士家中,见证着一件又一件激荡人心的红色文物,聆听了一个又一个叩动心弦的红色故事,用饱含深情的笔触,用全息呈现的镜头,生动再现壮怀激烈、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。

  “盐城,是我的老家啊,新四军重建的军部就在那个地方。”在江西省南昌市,96岁的新四军老战士叶道清,对盐城的饱含深情,溢于言表,他向采访组讲述着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,令人震撼、令人动容!

  “盐城,是在江苏啊。”在安徽庐江县柯坦镇,采访组面对102岁的新四军老战士周加生时,老人得知采访人员来自盐城,仍然记忆犹新地说,“我晓得呢,、陈毅在那里战斗过,是新四军重建军部的地方。

  八十余载烽火路,两万余里云和月。“他们怕等不及,我们怕来不及!”每到一地,探访慰问新四军老战士是采访“必答题”,新闻行动中,共采访了9名新四军老战士,他们面对镜头口述历史,抢救性地留下了一批珍贵的红色史料。

  “踏上征程,我们每天都沉浸在《新四军军歌》 那激昂雄壮的旋律中,追寻铁军足迹,重回烽火岁月,解密红色基因,目的是传承铁军精神,牢记初心使命,走好新时代长征路。”这是全体采访人员的心声。

  在红色大地上追寻初心,在新闻行动中锤炼党性,在践行“四力”中提升本领。“追寻铁军足迹,牢记初心使命”新闻行动,是一次令人热血沸腾的采访活动。采访组从历史中追寻当初出发的初心,阐释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铁军精神,凝聚起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信念和勇气。

  心中有信仰,脚下有力量。采访组成立的临时党支部,将追寻之旅视为“流动课堂”,在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碑,在“皖南事变”死难烈士纪念广场,在河南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群雕塑像前……每一个红色纪念地,大家都怀着无比崇仰的心情,向革命先烈们献花、鞠躬,老党员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,新党员在烈士塑像前举行入党仪式。

  每到一处,采访组的同志就地上党课,组织学习习关于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的重要论述和对“记者再走长征路”主题采访的重要指示精神,学习革命先辈 《论员的修养》等光辉著作。

  学思征程,知行合一。从追随到追忆,再从追忆到追寻,经历风雨方知初心之贵,经历挑战方知初心之真,经历牺牲方知初心之固。

  何为初心?初心何为?这一路追寻,我们用一篇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现场采访手记——《初心原是血凝成》给出了答案!

  铁军精神,是一个个精神密码。既是交给传承者的一张张问卷,更是写给未来的一张张答卷,让我们一路追寻、一路诠释。

  “光荣北伐武昌城下,血染着我们的姓名;孤军奋斗罗霄山上,继承了先烈的殊勋……”慷慨激昂的《新四军军歌》,让我们寻觅到铁军精神最早生发的源头:1925年5月,以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作为先遣队出发,揭开了北伐序幕,并取得扭转战局的“汀泗桥战役”大捷。独立团在武昌洪山修建的烈士墓,墓碑上镌刻着“诸烈士的血铸成了铁军的荣誉”,首次出现了“铁军”的尊称。1927年1月,叶挺独立团作为第四军的代表,接受了人民群众赠送的“铁军盾”,“铁军”广被传诵。

  正是基于这样的光荣传统,新四军不仅继承了“铁军”的荣誉称号,而且弘扬光大着铁军精神,用鲜血和生命为铁军精神注入了人永恒不变的初心和使命。

  一路走来,无数过往的革命先辈与史实细节,凝结而成的鲜活厚重形象。使我们对铁军精神,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。

  跟党举旗,听党指挥。这是新四军矢志不渝的政治信念,党的初心就是新四军的初心!“风雨浸衣骨更硬,野菜充饥志越坚;官兵一致同甘苦,革命理想高于天。”在风雨如磐的征战中,新四军意志坚定跟党走,越是艰险越向前!在艰苦卓绝的对日作战僵持阶段,新四军即使在皖南事变中遭到顽固派的围攻,也没有动摇新四军跟党举旗、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!

  1941年1月,“皖南事变”后,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,在中国坚强领导下新四军浴火重生,以无比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将人民利益高举于头顶的强大号召力、凝聚力,托举起铁军迎风招展的猎猎战旗。

  在“皖南事变”后,一批新四军将士被关进上饶集中营,其中就有革命烈士张太雷的儿子张一阳,被关进集中营后他身患重病,敌人一手拿着“悔过书”,一手拿着药瓶,只要张一阳在“悔过书”上签字,他就能得到药物。可是,张一阳拒绝了,身为人,任何一个时间里都要对党忠诚、绝不叛党!

  他因病重,没有药物医治而牺牲。同在上饶集中营,年轻的我党机要员施奇面对劝降和酷刑、坚贞不屈,最终被敌人残酷地活埋。

  “以百姓之心为心。”采访组一路见证:新四军是人民的子弟兵,来自人民,为了人民,始终与人民心肉相连、生死与共!金戈铁马,枪林弹雨。一路征程,处处留下“军爱民,民拥军,军民团结一家亲”的感人场景,留下鱼水深情……

  叶挺在岩寺“点将台”点验新四军期间,得知当地有一个名叫汪五婆的孤寡老人生了痨病,他立即安排军医给汪五婆治病,还亲往探视,留下了慰问金。汪五婆病愈后,提着一篮新鲜白菜,来到金家大屋答谢叶挺。

  “叶挺桥”“宋公堤”“千塘百坝”……新四军每到一处,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,修缮房屋、造桥铺路,与人民群众一起生产劳动,留下了难以计数的爱民佳线日,大年正月初一。、任质斌等五师领导在自身供给极端困难的情况下,仍慷慨地给师部驻地的16户贫困村民送上了一份新年贺礼——一捆木柴和一块银元。

  “最后一口粮做军粮,最后一块布做军装,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。”新四军报国为民,赢得军民一心、生死与共。人民群众的支持,是新四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,是新四军发展壮大的“最强硬核”。军民团结如一人,筑起了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铜墙铁壁。

  新四军军部重建后,部队从当初的1万余人快速地发展壮大,到抗日战争结束时,已达到了30多万人。这支雄壮的铁军,被主席誉为“华中人民的长城”。

  “为什么战旗美如画?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!”铁军精神的密码,是用血肉之躯“锁码”。

  “弯弓射日到江南,终夜喧呼敌胆寒。镇江城下初遭遇,脱手斩得小楼兰。”抗日战场上,新四军捷报频传,胜利的背后,演绎着新四军英勇善战的“铁血风云”。

  在“皖南事变”中,新四军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,奋起反击,许多战士打到了最后一颗子弹,绝不投降!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,盐阜区反“扫荡”战斗、刘老庄战斗、黄花塘战斗、宿北战役、鲁南战役……一个个炮火连天的战场,新四军战士冲锋陷阵、视死如归;前赴后继,浴血疆场;顽强拼搏、精忠报国。

  战争,无情而残酷。而那战场上的火光,却最能映照出红色初心。1943年3月18日,新四军三师七旅19团2营4连82名指战员,面对1600多名日军的疯狂扫荡,为掩护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,与敌人从拂晓战至黄昏,全连战士光荣牺牲,朱德元帅说:“淮北全连82人全部殉国的刘老庄战斗,无一不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。”

  在一次次战役中,冲上最前线的,是将官,是指挥员。1944年9月11日,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夏邑八里庄前线指挥作战时,壮烈殉国,年仅37岁。据《新四军发展史》记载:新四军成立后,历经大小战斗2.46万次。在盐城重建军部至抗日战争结束时,经过 4 年半时间,新四军先后光复国土25.3万平方公里,解放人口3400万。

  他们史诗般的英雄事迹,点亮了中华民族精神之灯塔,铸就了中华民族不朽之丰碑。

  “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”。新四军执纪严明,一位新四军老战士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回忆道:“谁要是贪污一分钱,就会被军法从事,谁也不能例外!”

  征战途中,无论是面临暴风骤雨,还是溯风裂骨,新四军绝对不允许随便进入百姓家中,这是铁的纪律。那时,很多老百姓,清晨打开家门时常会见到令他们惊讶的一幕——一些新四军战士,经过一夜行军或作战,疲累地在他们的家门外和衣而睡,没有一个人,惊扰过他们的睡梦……

  在新四军一师奋战的苏中区,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则佳话:有一天,粟裕师长的战马放在农民的院中,因缰绳没系牢,这匹战马啃噬了老百姓家中的一棵树的树皮。粟裕当即表态:我要给你重栽一棵树。几天后,事务繁忙的粟裕果真带着树苗,亲自到老乡家里植下了一棵树。

  新四军是在烽火硝烟中诞生的一支抗日武装。在民族大义面前,放下个人恩怨,反抗侵略、报国为民,勇于担当,这充足表现了中国的初心使命。

  从零散作战到整编成军,从游击战争到建立根据地,从深山老林到转战平原水乡,新四军的战略战术在创新中谋求发展,历经铁的锤炼,锻造出一支文明自信之师。

  尤其在历经“皖南事变”后,新四军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创新发展,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生产运动,先后在各根据地建立江淮银行、盐阜银行、淮海银行等一批红色银行及印钞厂,创办了一大批合作社、军工厂,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与金融掠夺,既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,推动了根据地的经济发展。

  铁军精神,既是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,又是中国人信仰、信念、作风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。从中我们大家可以获得开展新时代伟大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,获得坚定理想信念、敢于担当的强大精神支撑,获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澎湃精神动力。

  正如《长征——前所未闻的故事》的作者哈里森·索尔兹伯里所言:“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,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。”何为铁军精神?如何传承铁军精神?这一路追寻,我们用一则访谈视频:总编辑与专家学者面对面——《铁军精神薪火传》给出了答案!

  【“十三五”,我们这样走过】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,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,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。全方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,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,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,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。”习的重要论述,为激发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在一项项惠企政策、改革措施推动下,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、活力更加充沛。【详细】

  【擘画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】共享发展,民生改善奔小康高质量发展,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。习多次强调,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”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、兜牢民生底线?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、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?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?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、察民意、问民生,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。【详细】


上一篇: 专精特新看中国|深耕医学二十年:走专注创新的“再生路”

下一篇: 【48812】中彩公益项目加快村庄复兴脚步